福建省消委会提醒:警惕诱导话术 拒绝私下转账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(记者张文章)随着“6•18”的福建到来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促销活动。省消私下一些商家以“限时特惠”“独家渠道”“秒到账”“微信私下转账更便捷”等诱导话术要求消费者直接向个人微信转账付款。提醒6月17日,警惕拒绝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,诱导提醒广大消费者拒绝微信私下转账,话术守护购物资金安全。转账
据了解,福建福建省消委会近日接到多起消费者咨询投诉,省消私下反映通过微信加好友向商家直接转账后,提醒遭遇商家不发货、警惕拒绝不退款甚至失联等问题。诱导其中,话术一名消费者反映用微信向商家转账1500元购买门窗商品,转账久等未见商家发货,福建发微信联系商家时发现自己被删除了好友。
福建省消委会表示,选择正规的第三方平台,交易才有保障。首先,资金托管更安全。通过正规电商平台交易,资金由平台托管,消费者确认收货后款项才转入商家账户,可以降低交易风险。其次,商家资质可追溯。第三方平台对入驻商家均有审核机制,消费者可查看商家营业执照、信用评价等信息,避免遭遇“黑心”商家。第三,维权渠道更畅通。若发生消费纠纷,消费者可通过平台投诉、申请退款或介入调解,平台将依据规则保障消费者权益。另外,售后保障更完善。平台提供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等售后政策,消费者购物更放心。
福建省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,“6•18”网购要理性,切勿因小失大。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《电子商务法》等法律明确规定了电商平台应履行的责任义务,为消费者网购提供了较好保障。而绕开平台的微信私下转账,易被认定为公民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行为,不仅商品服务质量、交易资金安全、售后服务等得不到保障,而且很难适用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进行维权,后续在联系商家、获取证据等方面还可能面临一系列困难,甚至陷入“钱货两空”的维权困境。
福建省消委会也提醒相关网络平台,加强对商家交易行为的监管,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诱导私下交易的行为。只有形成“消费者谨慎交易、商家诚信经营、平台严格监管”的良性循环,网络购物才能更安心、更放心。
责任编辑:张林保
(责任编辑:百科)
- 3·15促销越玩越嗨 传播消费正能量才是门窗品牌应有之意
- “打击整治网络谣言”专项行动进企业
- 看帝王养生居室实木家具如何放置
- 郑州中大门打造零售新体验:线上线下融合
- 厦门海关查获74吨废塑料膜 系固体废物PET、PE、PP薄膜
- 泉州设立6个“厦漳泉省内通办窗口”
- 选购家具的时候应该先知道它们的材质属性
- 山东青岛开展“走进优品 提振消费”消费体验活动
- 关于召开“2019(第22届)全国玻璃窑炉 技术研讨交流会”的通知,行业会议
- 如何做一个不吼叫的妈妈?李小萌、敬一丹现身厦门支招
- 星海建设、未来城市集团领导与湖南金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会谈
- 高端全屋定制品质体验,就选太子家居!
- 众安癌症复发险在哪里购买?众安众民保癌症复发险多少钱?
- 2021年泉州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